加载中

2025药品挂网新规落地:价格治理全面升级,全国统一规则雏形初现

2025药品挂网新规落地:价格治理全面升级,全国统一规则雏形初现

2025-03-21



 政策背景:全国统一挂网规则加速推进  

2025年3月,由河北、浙江、广东等五省医保局联合发起的《省级药品挂网共识(第三版)》正式进入实施倒计时,预计4月起执行。该文件旨在统一各省差异化规则,推动全国药品挂网体系标准化、透明化,标志着国家医保局“全国一盘棋”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核心规则:价格治理“三箭齐发”

 1. 价格梯度管控:1.8倍规则成核心标尺  

• 化学药:过评仿制药挂网价不得高于参比制剂70%,后续过评品种价不高于首仿药,且同通用名仿制药最大价差≤1.8倍。  

• 中成药:同名同方药价不高于首个挂网价80%,日均费用≤5元可豁免治理。  

• 生物类似药:挂网价不高于参照药80%,未集采品种黄标价为最低价3倍,红标价5倍。  

典型案例:河北省率先执行1.8倍规则后,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剂平均降幅分别达32.5%、20.5%、9.89%,年节约采购资金近百亿元。  

 2. 红黄标预警:分级警示价格风险  

• 黄标:化药价超最低价1.8倍、生物药/中成药日均费用超3倍时触发,平台弹窗提示“优先采购低价替代品”。  

• 红标:化药价超3倍、生物药/中成药超5倍时限制采购,并纳入医保飞检重点监控。  

• 极端处理:价差超10倍或企业累计3个红标,直接撤销挂网且2年内不得复挂。  

 3. 低价豁免:保障临床必需用药  

口服固体制剂(≤0.2元/片)、小水针(≤1元/支)、大输液(≤2元/袋)及中成药(日均费用≤5元)免于价格干预,确保低价药稳定供应。  

动态管理:全国联审通办+跨渠道比价

“一省核验、全国通享”:企业通过国家统一平台提交挂网信息,首审省份核验后全国共享,减少重复审核。  

跨渠道比价联动:药店零售价低于挂网价1.3倍时,企业需30天内调价匹配,防止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价格监测常态化:湖南、吉林等省建立8类监测指标,穿透核查异常价格至上市许可持有人,动态更新全国最低价。  

政策展望:全国统一规则雏形初现

下一步将重点解决中药独家品种日均费用核算争议、生物药参照药动态调整等问题,构建“集采定基准、挂网管日常、监测防异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随着《挂网共识》落地,我国医药市场加速迈向“质价双优”新时代。政策设计与市场规律的同频共振,将助力全民健康福祉提升,让患者从“用得上药”迈向“用得好药”。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各省医保局文件及行业监测报告 


最新新闻

我们使用cookies来分析和改善我们的服务,以对内容、广告和您的数字化体验进行提升和个性化。您使用我们网站的相关信息我们也会分享给我们的社交媒体、广告和分析合作伙伴。通过选择“全部接受”、关闭横幅说明或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点击查看 隐私政策
全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