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趋势洞察-11】医药大健康4个新兴热门赛道!有数据有分析,入局前请仔细阅读

2022-12-09

中国医药大健康热门领域分析报告

智慧支持单位:弗若斯特沙利文


内容概览

在国家纲领政策和居民健康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0年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健康观念的推广和重视,资本的涌入加快创新药、消费医疗、数字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我国大健康产业展现出极大的成长前景。未来,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现有成果的转化,将形成以技术和产品为先导、服务为重要手段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本章将着重阐述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热门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为关注医疗大健康产业的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8.1 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8.1.1 大健康产业介绍

我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分为医药产品、医疗服务、消费医疗、医疗器械、营养保健品和健康基建六大细分领域。

image.png

8.1.2 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分析

受外部宏观环境驱动、内部医疗改革逐渐深化等因素带动,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在过去五年以9.1%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从2017年的65,213.4亿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92,326.4亿人民币。受新冠疫情和宏观经济因素影响,2020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与2019年相比,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在中国大健康行业几个细分领域中,前三大细分领域为医疗服务、药品和消费医疗,在2021年分别占总行业规模的56.4%、17.2%和9.5%。

image.png

image.png

8.1.3 大健康纲领政策分析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改革健康管理体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健康产业政策。基于我国大健康体系完善的需要,加之新冠疫情影响,2019年后政策频出,对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做出进一步指导,重点支持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为长期发展方向。在不断出台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image.png

8.1.4 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驱动力和趋势分析

1. 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驱动力
中国宏观经济稳步增长促进大健康产业扩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国GDP从2017年人民币83.2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人民币114.4万亿元,年复合增速为8.3%。我国GDP增长促进卫生总费用增加,同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稳步提升,带动大健康产业扩容,成为驱动中国大健康行业长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image.png

人口结构改变,社会老龄化加速对健康领域的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2017到2021年从1.6亿人增长至2.0亿人,老龄人口占比从11.4%扩大至14.2%,中国老龄化人口规模扩大且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老年人的慢性病、特殊疾病的发生率、发病率较高,人口老龄化导致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此外,伴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加与养老产业的多样化,将不断驱动我国大健康产业产品的创新以及服务质量的优化。

image.png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扩大医疗保健支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提出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居民将不断建立起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115人民币,而2017年仅为1,451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9.9%。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激发居民健康消费能力,促进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image.png

医疗产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提升大健康服务能力,给产业注入新活力

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缩短医疗需求与供给的距离,信息互联互通是大健康产业实现终端覆盖和全面健康管理的长期建设方向。同时,数字化医疗将终端需求与产业信息紧密结合,促进高质量产品创新与服务管理模式的进步,极大程度上拓宽了大健康产业服务内容。


2. 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健康产业需求增长动力强,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在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等因素的加持下,我国大健康产业将迎来产品升级、服务升级、主体升级和市场升级,逐渐进入高质量发展模式。

image.png

8.2 中国大健康行业细分领域分析

2021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达到92,326.4亿人民币,2017年至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1%,行业整体快速发展。其中,医疗服务市场占比最大,2021年占总市场份额的56.4%。此外,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最快,2017-2021年以17.7%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同时,消费医疗市场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相近,约为8,789亿人民币,在消费升级和颜值经济等趋势下,消费医疗市场增长潜力较为突出,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image.png

8.2.1 中国医药市场概览

1. 中国医药市场分析
2017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14,303.9亿人民币,到2021年达到15,911.7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7%。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经济下滑、疫情冲击导致医院等医疗机构经营、临床试验等新药研发工作暂缓、学术推广工作暂停等短期影响。中国医药市场可分为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板块,其中化学药市场规模最大,2021年占总医药市场规模的47.2%,中药和生物药规模相对较小,分别占总医药市场规模的27.0%和25.8%。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184.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4,099.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7.0%,远超化药和中药,随着未来抗体、细胞和基因疗法等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生物药将极大推动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2.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驱动力

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医药产业创新

自2015年我国开始实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大大推动了我国医药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建立起加快药品上市注册的制度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发布了优先审评审批的相关指导政策,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药品可申请适用优先审评审批的程序,大大加快了新药上市速度。国家药监局于2020年7月7日发布了《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目的是缩短药物临床试验的研发时间,使其尽早应用于无法继续等待的危重疾病或公共卫生方面急需药物的患者。

优化医保准入机制,促进创新药快速可及

2019年4月17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方案显示,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等。纳入医保后的创新药加速市场放量,例如,克唑替尼2018年10月通过谈判进入医保,销售额由2018年的5亿增长为2019年销售额12亿,巨大的市场红利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创新药物的意愿。

8.2.2 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概览

1. 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分析
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主要包括维生素和膳食营养补充剂、体重管理以及运动营养三大类。在健康生活趋势下,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从2017年的3,285.8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4,818.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未来随着注册审批制度逐渐成熟和行业的规范化,营养保健品产业将迎来健康发展,拥有优质产品、良好口碑及多渠道优势的企业将不断涌现,推动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稳步发展。 

image.png

2. 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发展驱动力

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促进营养保健品需求的增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者健康教育的普及,更多消费者希望通过营养保健品改善健康状态。其中,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抗疲劳及体重管理等领域的营养保健品受到欢迎

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营销拓宽营养保健品销售渠道

营养保健品行业通常注重渠道和营销手段。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发展丰富了营养保健品行业营销手段,拓宽了营销渠道,增强了不同种类营养保健品的可及性,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营养保健品行业发展。


8.2.3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概览
1.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在国产替代进口及监管体系逐渐完善的推动下呈现高增速,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03.0亿人民币,到2021年已经达到8,438.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速为17.7%。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中,体外诊断规模最大,2020年占比为14.7%,低值医疗耗材、医疗影像器械和医疗信息化系统其次,分别占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13.7%、12.6%和8.1%。其他市场包括心血管器械、重症监护设备、骨科器械等医疗设备共占总医疗器械市场的约50%。

image.png

image.png

2.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驱动力

医疗机构蓬勃发展刺激医疗器械需求增长
近十年综合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急速增长,导致国内医疗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的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仍然保持主导地位。从2017年到2021年,私立医院的数量从18,759个快速增长到24,766个,年复合增长率为7.2%,远高于公立医院。在中下游医疗保健机构的发展的推动下,医疗器械市场呈现持续增长。

image.png

政府利好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鼓励进口替代

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相关政策。2019年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医疗领域高端设备研发制造。国家医疗改革的相关政策将推动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促进国产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此外,国家财政部与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本)明确137种医疗器械100%采购国产,2021年多省地方政府发布“非必要不进口”的产品清单,鼓励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


8.2.4 中国消费医疗市场概览

1. 中国消费医疗市场分析
消费医疗指非公费、非治疗性的、消费者主动选择实施的市场化医疗项目。消费医疗市场是伴随我国居民支付能力提升、颜值经济崛起等趋势出现的新需求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行业监管完善的阶段。2017年到2021年中国消费医疗市场从4,935.0亿人民币增长到8,788.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5.5%。

image.png

2. 中国消费医疗市场发展驱动力

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为多领域消费医疗奠定经济基础
2017-202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5,974人民币增长到35,128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7.8%。

image.png

居民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逐渐接受新的消费观念

在全球文化风潮和颜值经济的影响下,居民对美的追求不断增强,社会接纳程度也大大提高,消费者追求个性、高质量的消费属性医疗服务,以提升自信、获取愉悦感,使得医美、眼科、齿科等消费医疗领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渗透率不断提升。


8.2.5 医疗服务市场概览

1.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分析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是我国大健康领域体量最大的市场,长期以公立医院为主导,。2017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36,975.3亿人民币,以年复合增速8.9%的速度稳步发展,2021年达到52,070.9亿人民币。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快速扩张整合。

image.png

2.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驱动力

人口结构老龄化与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医疗服务需求增长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3.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4.6个百分点。同时,受生活方式的转变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眼、口腔等常见疾病向幼龄化及中高龄化发展,患者数量不断增长,促进相关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原卫计委等多部门先后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等文件,从医疗机构准入、医疗资源共享、定价及税收等方面着手,激发医疗服务领域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办医的积极性。



8.3 中国消费医疗热门领域分析

消费医疗同时具有“消费”和“医疗”的属性,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大众对消费医疗产品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期。消费医疗的核心是对于用户潜在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挖掘,用户需求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形成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而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为传统消费医疗赋予了新的能量,解决了限制行业发展的痛点如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等,消费医疗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消费医疗市场主要包括医疗美容、体检、眼科、口腔、妇产等主要细分领域。从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来看,医疗美容、妇产、眼科及口腔等细分消费医疗赛道发展较早、规模较大,未来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image.png

8.3.1 医疗美容市场概览

1. 医疗美容服务简介及分类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身体各部位进行的修复或再造。

医疗美容服务主要分为两类:手术类医疗美容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

image.png

2. 医疗美容产业链分析

医疗美容产业链上游为医疗美容原材料生产商,主要生产不同等级的透明质酸钠、肉毒杆菌素和胶原蛋白等产品原材料,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器械硬件及软件供应商;中游为医疗美容产品制造厂商,包括针剂供应商与耗材及器械制造商;下游为医疗美容服务商,包括公立医疗美容机构和私立医疗美容机构。

image.png

3. 中国医疗美容产业链条的监管政策分析

近年来,医美行业发展迅猛,大众的医美需求也不断上升,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存在专业医生和合规合法机构的缺口较大难以快速填补的情况。同时,由于医美整形的快速流行,导致中国市场药械端假货及无证商品一定程度上泛滥。由于部分医美仪器设备的价格不菲,很多小型机构难以负担初始设备的费用,而选择非正规水货或假货,很多医疗美容机构的违规操作,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相应的损害。为了确保医疗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针对其研发生产、服务、宣传等制定了多项监管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帮助医美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image.png

4. 全球和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分析

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在2021年达到1,417亿美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滑,2017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为1,891亿人民币,相比2017年的993亿人民币显著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7.5%

image.png

image.png

       2021年,全球范围共开展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共10,572万例,较2017年的8,443万例增长了2,129万例,年复合增长率5.8%。中国医疗美容服务项目量从2017年的1,629万例增长到2021年的3,566万例,年复合增长率为21.6%。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

image.png

5. 全球主要国家医美渗透率分析

我国的医疗美容服务行业虽然近年发展较为迅速,然而由于中国的发展较为不平衡,部分发达地区的医疗美容服务产业接受度较高,大部分地区的医疗美容产业仍然较为落后。相比于美国和韩国等已处于成熟阶段的医疗美容市场,中国的整体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仍然较低。同时,中国整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发达国家较低,大部分不发达地区人口对于医疗美容服务的认知和社会环境对于医疗美容服务的接纳度较差;另一方面,接受过良好训练的注册整形外科医生和非发达城市地区的医疗美容机构资源仍然短缺。

2020年,韩国每千人的医疗美容次数达到82.4次,其次是美国、巴西和日本,分别达到47.9次、42.8次和26.4次。然而,我国美容医疗服务的渗透率仍然较低,2020年每千人的医疗美容次数仅为20.8次,发展空间巨大。

image.png

6. 中国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的画像分析

根据沙利文统计分析,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用户中女性占比为88%,用户群体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90后的医美用户群体开始逐渐占据市场主力,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消费金额方面,女性平均客单价约为2,563元,男性花费则更高,平均客单价约为7,710元。

中国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按所处地域分析

中国发达城市的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较高,医疗美容机构业也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据统计,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程度在一线城市18-40岁年龄的人群中达到22.2%。其中,医美渗透率排名前10位的城市均为一线或二线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青岛。随着医疗美容机构的扩张和整合,一线城市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此外,三线城市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为4.3%,远低于一线城市。非一线城市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目前较低,但非一线城市人口占据中国总人口的95%,相比一线城市有更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医疗美容市场下沉空间巨大

image.png

中国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年龄分析

从中国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年龄分布情况来看,20-25岁年轻人是中国医疗美容服务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总体医疗美容服务数量的37%。整体来看,中国医疗美容市场主体为90后,随着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不断提高,25岁以下的消费者比例正快速上升。进一步来看,与90后相比,00后更容易接受医疗美学概念及服务。

在不同年龄段中,年轻一代对消费医疗服务接受度更高。千禧一代消费最多的前三种整容手术主要针对面部轮廓调整,包括肉毒杆菌素、透明质酸和鼻整形;工薪阶层中,20-35岁消费者是主要的消费群体,2021年占总医疗美容消费服务的74%。其中,25-30岁消费者的平均客单价最高,约8,200元,比20-25岁消费者高约3,500元。由于工薪阶层既有一定的购买力,又有较高的对医疗美容的需求,这使他们成为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核心客户群体之一;对于35岁以上人群,皮下填充物、肉毒杆菌素等显微整形手术消费是主要需求。未来更多的高龄人群希望通过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方式修复因衰老而损失的胶原蛋白等,35岁以上人群的市场将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image.png

image.png

7. 中国医疗美容发展驱动力分析

颜值经济和消费观念升级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

新一代消费者群体越来越注重外表,美的价值被具现化,追求美与美带来的价值成为新的消费潮流,极大地推动了颜值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医疗美容的需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具有高粘性、高复购率的,从审美到求美的需求将持续促进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

轻医美产品及服务丰富度的提高促进医疗美容服务渗透加强

相较于传统医疗美容领域,消费者对更安全、更有效、更自然的美容服务的关注上升,注射类与光电类项目相比于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对医生的操作要求与审美要求相对更低,对麻醉科、药剂科等配套科室要求也相对较低,从商业模式角度看扩张性和可复制性更好。因此,轻医美的发展提高了医疗美容服务的渗透率,有着比传统医疗美容更迅速的扩容方式。此外,随着年轻群体对产品多方面需求的浮现,轻医美产品也向着更便捷、更高效、最小化风险、最短化修复期等多方向优化,促生了产品的多样化,使得医疗美容市场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快速提升。

营销模式创新,精准定位客户群体

医疗美容服务依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包括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拓宽了医疗美容行业的营销模式,使医疗美容营销覆盖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美服务机构以多渠道策略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提高转化率。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创新和营销手段的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客户粘性,提升复购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潜在消费者的转化,发展新客户群体。


8.3.2 中高端妇产市场概览

1. 中高端妇产服务介绍
中高端妇产医疗服务机构指以分娩套餐的形式进行收费,且平均打包价格在3万人民币以上的妇产科机构,在该类妇产科机构中产生的医疗收入,均属于中高端妇产科服务市场。我国中高端妇产服务主要集中在民营医院,公立医院中的部分单人病房服务属于中高端妇产服务,但总体比例较小。
2. 中国高端妇产服务市场分析

中国民营中高端妇产服务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89.8亿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360.9亿人民币。

image.png

3. 中国中高端妇产发展驱动力分析

由于二孩政策的推行,35岁及以上高龄产妇在分娩产妇中占比近年来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数据,2016年至2019年,高龄产妇占比分别为11.40%、13.57%、12.49%、11.12%。高龄产妇的分娩风险更大,且收入通常相对较高,因此对产科服务有更高要求,将刺激中高端产科需求的扩大,从而促进中高端妇产科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


8.3.3 眼科市场概览

1. 眼科服务介绍及分类
眼科是与眼睛及其疾病有关的内科和外科结合的专科。眼科医疗服务可分为消费眼科和基础眼科两个细分领域。基础眼科主要指基础眼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白内障、眼表疾病、眼底疾病等。消费眼科主要是指具有消费者属性的眼科医疗服务,包括屈光矫正、近视防治、光学服务等眼科专科。
近视防治和治疗是最常见的消费眼科服务之一,针对低、中度近视(<600度)人群,佩戴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和屈光手术都是有效的防治或治疗手段;针对高度近视患者(>600度),角膜屈光手术和植入式隐形眼镜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2.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分析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在过去保持高增速,从2017年的951.5亿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1,275.1亿人民币,其中基础眼科市场较大,2019年中国基础眼科市场为765.1亿人民币,2017-2019年间,消费眼科市场增速高于基础眼科市场。

image.png

3. 中国眼科消费医疗发展驱动力分析

近视防治和治疗是最常见的消费眼科服务之一。由于老龄化、电子产品使用等因素,2021年我国近视患者人数高达6.3亿人。随着眼科相关诊疗需求的释放,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将持续增长。


8.3.4 齿科市场概览

1. 口腔健康服务简介及分类

口腔健康服务通常由口腔保健服务机构提供,包括综合医院、牙科医院及牙科诊所。口腔医疗服务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口腔医学治疗(口腔内科治疗)、口腔植入和修复(口腔种植修复)以及正畸治疗和美容牙科(正畸与口腔美容)。

口腔美容在面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部分轻度牙齿矫正、冷美白、牙齿贴面等通过轻度治疗手段改善口腔外观,实现面部管理。在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下,我国消费类口腔健康医疗服务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2. 中国口腔健康医疗服务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居民医疗支出的增加和口腔保健意识的提升,中国口腔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口腔健康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918亿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199亿人民币。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出现一定下降,但长期增长趋势不变,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机构逐渐成为口腔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的主导力量。

image.png

3. 中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

儿童患龋情况呈现上升态势

受饮食结构改变及口腔健康行为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患龋情况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0.86颗,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农村高于城市。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

中年人牙龈出血和深牙周袋检出水平较高,牙周病高发

在2005-2015年的10年间,我国35-44岁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率明显下降,牙龈出血、深牙周袋的检出率和检出牙数明显上升。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2005年中年人牙龈出血和深牙周袋的检出率分别为77.3%和5.7%,到2015年分别上升至87.4%和6.9%。整体来看,2015年中年人牙周健康率为9.1%,较十年前下降了5.4个百分点,我国中年人牙周病仍呈现高发趋势。

老年人无牙颌率明显下降,缺牙修复情况向好

在2005-2015年的10年间,老年人无牙颌率从6.82%下降到4.5%,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65-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为22.50颗,较2005年增加了1.53颗。


最新新闻

我们使用cookies来分析和改善我们的服务,以对内容、广告和您的数字化体验进行提升和个性化。您使用我们网站的相关信息我们也会分享给我们的社交媒体、广告和分析合作伙伴。通过选择“全部接受”、关闭横幅说明或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点击查看 隐私政策
全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