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趋势洞察-10】创新驱动新商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报告(建议收藏)

2022-12-08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报告

智慧支持单位:药智网


内容概览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发文《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将“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在此之后,随着2019年《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和2022年初《“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医药行业发展的第一关键词,从各级政府、各大产业园区、到各类药企、投资基金、第三方服务机构,一个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行业生态圈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之中。

最近几年的行业统计和总结同样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创新药的审批上市,或是新进入临床环节的创新药数量,以及创新药的市场销售表现,都印证了当前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到了创新驱动的轨道之中,进一步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为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7.1 中国医药创新政策推动因素解读

中国医药创新发展中政策因素主要围绕“优化审评审批程序”、“供给侧改革”、“药品价格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医药产业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image.png

7.1.1 优化审评审批程序提高质量与效率

优化药品审评审批程序,鼓励药品研发创新。以2015年国发44号文和2017年42号文为政策制定主线,制定了近几年药品审评审批的各项细则,2015年开始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44号文)》这一引领性的文件,提高审评审批质量、解决注册申请积压、提高仿制药质量、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和提高审评审批透明度等5个主要目标。在基本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情况下,为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2017年又出台《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42号文)》,2020年为落实42号文的要求,出台了四个加快药品上市程序细则,缩短创新药上市时间。


7.1.2 供给侧改革优化存量产品与企业供给
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涵盖整个医药产业链推进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药品生产端通过强化一致性评价工作、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强质量监管等措施,控制现有药品品种乃至现有药品生产厂家的数量,从优化存量品种以及优化存量厂家的角度净化行业,优化竞争环境,实现减少医药领域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在流通端通过两票制规范流通端秩序,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营改增”税改政策,不规范的公司在这些组合政策下将被淘汰出局,尽力提升药品供应体系效率。


7.1.3 药品价格改革成为新医改的主要政策抓手
降低药品价格,促进企业提高药品质量,推动药品企业向高技术含量转型。药品价格改革是贯穿于医改始终的永恒主题,药品价格连接供给端和需求端,从药品价格切入可以起到统领全局的效果。本轮药品价格改革始于2016年4月,国家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的通知》,到2017年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再到2018年由医保局牵头的三医联动接手药品集采,从已经进行的前5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结果可以看出,药品降价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同时高值耗材也开始纳入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改革这一主题已经成为新医改的主要抓手。



7.2 中国医药创新现状

7.2.1 国内临床试验登记数快速增长

近几年我国临床登记数持续增长,药物研发态势良好。根据CDE发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增长迅速。2021年中国1类新药的IND受理品种为953个品种(共1821件IND注册申请),年复合增长46.3%。

image.png

       在创新药IND申报药物品种中,化药占比远远大于生物制品和中药,是最主要的申报品种,生物制品占比增长显著,潜力巨大。2017-2021年的临床登记中,化药各年占比均超过50%,生物药最大占比为44.4%,同时生物创新药占比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在2017年到2021年,生物的占比从17.3%增长到44.4%。中药创新药一直处于较低比例,占比一直处于5%以下。

image.png

       2017-2021年申报的1类化药和1类生物制品各阶段临床试验中,各阶段临床试验数量处于明显增长趋势,其中Ⅰ期临床始终保持数量最多,占比接近50%。临床Ⅱ期申报数量相对而言较少,但增长最为迅速,年复合增长率为33%。2017-2020年临床Ⅲ期申报数量只有少量增长,主要由于Ⅲ期临床受Ⅰ期和Ⅱ期试验时长和成功率的影响,短时间内不会增长特别显著,在2021年已经开始有明显增长,同比增长30%。

image.png

7.2.2 中国上市的全球首发新药数量翻倍

近几年我国新药研发持续发力,中国上市的1类新药(仅包括化药和生物制品,不包括1类中成药)和中国首发上市(在全球范围内NMPA最先批准上市,仅包括化药和生物制品,不包括1类中成药)药物逐年增多。2018年到2021年,我国1类化药和生物药上市数量从9个增长至28个。中国首发上市药物,从2018年的9个,到2021年有23个首发药物,增长187.5%。

image.png

       在2018年到2021年中国首发上市的化药和生物药中,抗肿瘤药和免疫机能调节药占比最大(50%),是目前医药研发的热点领域,其次是系统用抗感染药占比为26%。从2018年至2021年累计,化学药品占比达到74%,生物药品占比26%。 

image.png

image.png

7.2.3国内生物医药创新热点领域

1. 创新药适应症主要分布为肿瘤和免疫疾病
根据2018-2021年IND申请中化药创新药的适应症分布情况可以发现,肿瘤、血液病以及免疫为其中申请数量排名前3的适应症。其中肿瘤相关创新药的IND申请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适应症,2020年肿瘤新药IND申请196件,2021年申请271件,同比增加38.3%。血液病相关创新药,2020年申请71件,2021年申请96件,同比增长35.2%。免疫领域相关创新药2020年申请50件,2020年申请62件,同比增长24%。 

image.png

image.png

根据2018-202年IND申请中生物创新药的适应症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申请数量排名前三的适应症为肿瘤、血液病以及免疫疾病。其中肿瘤相关创新药的IND申请情况与化药中类似,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适应症,2020年肿瘤新药IND申请178件2021年申请278件,同比增加56.2%。血液病相关创新药,2020年IND申请93件,2021年申请106件,同比增长14.0%。免疫领域相关创新药2020年申请42件,2020年申请60件,同比增长42.9%。


2. 创新药IND中单抗仍然为最主要的分子类型

根据2018-2021年的生物创新药申请情况,从生物药IND分子类型分析,目前申报重点集中于单抗、双抗、ADC、Fc融合蛋白、干细胞疗法及CAR-T疗法上。其中单抗类药物始终作为最热门的类型,每年的IND申报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分子类型。2021年同比增速较高的为双抗、ADC、干细胞疗法,同比增长分别为153%、126%、133%。其他领域中,基因疗法、溶瘤病毒的增长较为突出,2021年基因疗法和溶瘤病毒IND申报数分别为5例和7例。

image.png

3. EGFR/PDL-1/HER2为创新药在研前三靶点

国内1类新药临床在研靶点中,与癌症治疗相关的靶点占据主要部分,如排行数量前三的EGFR、PD-L1、HER2都与癌症治疗有关。在三个临床阶段中,处于临床Ⅰ期中的药物占比最大(62.6%),是目前对应药物研发的主要阶段,其中EGFR、PD-L1、PD-1、DPP4等靶点的新药研究已趋于研发成熟期,而Claudin18.2、4-1BB、CD19等靶点正处于研发上升期,未来可期。

image.png

       化药领域,国内1类化药临床在研靶点中EGFR靶点的数量最多,c-Met/HGFR、BTK、CDK4等数量相差不大。另外,临床Ⅰ期数量最多,占53.8%;临床Ⅱ期次之,占29.9%;临床Ⅲ期相对较少,占16.3%。

image.png

在生物药品领域,1类生物新药临床在研靶点中,数量排名靠前的PD-L1、PD-1、HER2靶点差距不大,与1类化药临床趋势类似。另外,临床Ⅰ期数量最多,占62.6%;临床Ⅱ期次之,占25.3%;临床Ⅲ期相对较少,占12.1%。

image.png

7.2.4 国内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2017年中国加入ICH,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契机,2017年是国内企业引进项目的转折之年,中美双报数量显著增加,从“输入中国”转化为“中国输出”,随着中国自主研发实力的加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产品走出中国,而国内企业项目走出去的转折之年在2020年,标志着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渐得到国外企业的认可。2020年以后license-in和license-out 的数量明显增多,也体现了我国新药研发越来越国际化。近几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以仿制为主的转型为优质原创产品为主的方式,带动从me-too/me-better转型为First-in-Class为导向的新市场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生物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

image.png

1. 中美双报数量明显上升

中美双报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的数据有较大飞跃,原因在于2015年开始的药审改革,释放国内企业创新活力,2017年中国加入ICH以及随后发布的《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为中美双报创造有利条件。2019年开始中美双报的年均数量已超过20个,上市公司的中美双报品种以小分子为主,适应症为肿瘤的占比较大。

image.png

2. 年度License-in的项目超过百项

2021年,中国企业license-in交易共133笔,其中肿瘤类交易50笔(38%)、精神系统类交易13笔(10%)、呼吸系统类交易12笔(9%)。对于国内的许多初创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自研还未形成丰富的产品管线的情况下,更多会选择与海外企业合作,以获取中国大陆甚至是大中华区域的产品独家开发权,许多外国医药企业也乐于和本土医药企业进行合作,换取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2021年国内企业license-in药物类型主要分布在小分子、抗体药物。其中,40%以上分布在小分子类型上,15%为抗体药物。按照适应症分布情况来看,肿瘤领域交易数最多,占比达到38%。

image.png

3. 国内企业license-out项目有了质的飞跃

2021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交易共41笔,其中肿瘤类交易25笔(61%)、呼吸系统类10笔(10%)、消化系统类10笔(10%),中国医药企业中最高交易额的license-out项目为百济神州与诺华交易的肿瘤产品,交易额高达29亿美元,在交易金额前15名中有11个项目为肿瘤领域的产品,产品项目主要以创新生物药为主。

image.png

7.3 中国创新药市场情况和商业化模式

7.3.1 中国创新药市场高速发展情况

中国在2016-2021年间共有130个1类新药申请号被批准生产,按通用名计共92个药品,排除原料药批文,共有67个新药。

统计近年来创新药的医院销售额如图7-16所示,创新药的销售在2021年达到170.26亿元,过去6年复合增长率为118%,2016-2021年创新药的销售额快速上涨,且增长幅度从2018年开始变大,主要原因为创新药数量增加和创新药销售开始进入放量阶段。

image.png

       从近年上市新药医院销售额增长曲线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自上市后增长迅速,在2019年超过原本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并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2021年其医院销售额超过了30亿。分析2016-2021年上市新药的TOP10,从治疗领域分类可以看出,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药占了7个药物,TOP10中的一些药物即使上市时间短,但销售增长迅速,比如恒瑞医药和信达生物的PD1产品完成医保谈判,2021年医院销售额就增长到了22.08亿和20.25亿元。

image.png

image.png

       从图7-18可以更清晰看到近年来我国新药批准生产最多的是抗肿瘤药和免疫机能调节药,占比接近一半(占比为49%),其次是系统用抗感染药(占比为22%)。抗肿瘤药一直是新药研发的热点。新药上市后可以给原研药企在专利保护期带来巨大的收益,在专利期后由于抗肿瘤类新药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和较高的仿制成本,仿制药企业对于此类药物会有更慎重的考虑。

image.png

       根据治疗领域分类将2016-2021年批准上市的新药进行分类计算销售额增长趋势如图7-19。其中抗肿瘤药和免疫机能调节药分类的销售额是增长最迅速的,抗感染领域的销售份额近年快速下降,血管和造血器官领域的创新药市场占比从2020年开始逐渐增大。

image.png

7.3.2 中国创新药的商业化模式

1. 战略合作,收购并购,加快创新药进入市场
在MAH制度出来后,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分离,让部分企业可以与有研发平台的企业合作开发新药。并购企业在新药研发投入中可以提高风险收益比,在创新药研发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以绿叶制药为例的药企通过收购并购进入新药领域,可以降低自身投资布局的风险,同时获得新的产品扩大产品管线。
2. 许可引进方式扩大中国创新药的市场范围
区别于以收购创新药公司扩大市场的方式,许可引进在医药行业被更广泛地应用。许可引进模式对于需要转型的药企来说,是丰富产品线,快速进入创新药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中国生产的创新药来说,可以让中国本土创新药加速走向世界,同时通过合作,在更广阔的市场中获取收益。
3. 创新药企业的商业化模式进入多样化尝试

除了企业层面的商业化合作,药企通过与互联网医疗和保险企业的合作,通过互联网链接患者,与保险企业合作打通支付,部分创新药企业正在构建起创新零售业态中的新销售模式。如2021年4月27日诺诚健华、腾讯云医及思派健康达成合作,2020年12月诺诚健华首个商业化产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上市。该药获批用于单药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以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对于未纳入医保的创新药而言,互联网医疗、DTP药房逐渐成为药企商业化的主力军。三方的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复诊随访+送药上门”的闭环,实现线上问诊、续方开药、线上审方、线上缴费、药品配送等线上“一站式、零接触、简流程”互联网医疗服务。



7.4 中国创新药发展趋势与挑战

7.4.1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挑战

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研究仍然薄弱
中国在过去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主要以fast-follow为主,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不足,创新源头投入相对不足,基础研究所获得资助与其关键地位不成比例,创新链条源头端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原始创新的涌现,因此导致中国的基础研究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虽然中国的论文量现在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与国际制药强国相比,在Lancent、Nature、Cell、Science等生物医药顶级期刊上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的数量还很少;其次创新主体机制和评价导向制约创新活力,人才能力结构和评价机制限制创新供给;最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还面临的转化困境,主要在于缺乏转化研究评价标准和专家,经费投入上公共投入和早期VC都未能有效支持基础研究成果进入产业转化的起步阶段,对原创性创新产品发展形成了阻碍。
创新人才不足问题日益放大

生物医药产业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特性,创新研发的关键之一便是技术人才的聚集,然而中国的生物医药技术高端人才和复合人才数量难以满足需求,在转化研究人才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

新药临床试验同质化问题明显

中国新药临床试验的数量和药物品种的数量相较以往都大幅增加,2021年登记的药物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内分泌,和心血管适应症,肺癌适应症中大部分为非小细胞癌。目前临床试验在研的生物创新药大部分为抗体类药物,且靶点集中度高,同质化竞争激烈。

中国研发、注册和审评与全球尚存“时间差”

中国研发、注册与审评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同一产品中国获批时间与在全球其它市场首次获批时间相比平均晚了3.9年(日本差距为1.2年),中国监管审评要求的技术资料及证明性文件准备时间长,要求复杂,与国际惯例不统一,制约了临床试验申请及上市注册申请的速度;尽管临床研究机构数量近年来稳步上升,多数中国临床研究机构的过往经验仍普遍不足,中国机构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经验更为匮乏。

创新药品医保管理与支付方式限制可及性

现有医保支付管理框架及支付方式限制了高值创新药的可及性,高值创新药品容易影响医保支付总额、支付限额和结构比例,影响医院和医生的处方行为。在当前很多地区医保基金存在运行风险的形势下,快速谈判准入通道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创新药品支付的一揽子问题。商业保险市场规模小,在创新药品领域发展滞后。


7.4.2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趋势

中国药物研发和产业发展正进入创新跨越新阶段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跨越了跟踪仿制、模拟创新,与全球头部创新国家在逐渐缩小差距,中国企业对新靶点、新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国际头部生物医药企业形成并跑,已有多个First-in-Class的药物在中国首先上市,在局部领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原始创新阶段。在肿瘤免疫和细胞治疗等领域这一趋势尤为明显,中国已开始向更高阶创新迈进。
临床价值导向和患者为中心的研发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临床试验在研的生物创新药大部分为抗体类药物,且靶点集中度高,同质化竞争激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进一步强调了临床价值导向和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这一指导原则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产品研发的影响作用将在未来上市的产品中逐步显现。
创新产品研发上市将进一步加速

多项加快审评审批的政策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创新产品研发上市的速度,进一步缩短与全球头部国家的差距。在单克隆抗体的细分领域,在缩小与全球的开发差距,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紧跟全球步伐,一些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技术平台,加速推出新产品。

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突破
人工智能在生物创新药的研发路上能够满足全方位的应用,从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到审批上市各环节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如靶点发现、药理评估、制剂研发、临床试验招募、试验优化、生产等全产业链。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开发上为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更快速和有效率的开发过程,有效缩短以往生物医药研发的漫长时间。未来会有更多的本土生物医药企业跟人工智能公司合作,促进创新产品的上市。



最新新闻

我们使用cookies来分析和改善我们的服务,以对内容、广告和您的数字化体验进行提升和个性化。您使用我们网站的相关信息我们也会分享给我们的社交媒体、广告和分析合作伙伴。通过选择“全部接受”、关闭横幅说明或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点击查看 隐私政策
全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