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趋势洞察-2】2022年中国医改政策趋势分析报告(上篇)

2022-11-15

2022年中国医改政策趋势分析报告(上)

智慧支持单位:健识局

内容概览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二年,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推进。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从医院市场格局、推广三明经验、增强卫生服务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四个维度提出要求。

随着分级诊疗体系的日臻完善,当前医疗机构改革既包括了2009年新医改以来一直主推的强基层工作,同时对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特别是其处于头部的公立医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点工作包括: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市场扩容、推进分级诊疗、增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千县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无疑将改变现有公立医院市场格局,大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今后医疗体系布局将更为完善,各种类型的医疗机构将各司其职,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全民健康”目标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临床学科能力和病人服务体系。

与药企息息相关的国家集采、限抗令以及DRG/DIP改革试点等工作,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生产企业必须顺势而为,进行战略转型。创新药、仿制药市场格局迎来根本性变革。

本章节试图从前述四个维度解析医药政策,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1 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
1.1.1 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本次《方案》新增地区都是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海南、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从第一批区域中心的运营来看,改革已初现成效。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分院落地运营之后,2020年河南省前往北京儿童医院的就诊量下降63.1%,住院量下降51.3%;华科大同济医院山西医院投入运营后,2020年医院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了79.3%。

跨省就医的减少,证实了区域医疗中心的意义所在,目前多地正在积极布局。这无疑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好,药企应抓住政策启动之初的战机,抢占新增市场。

需注意的是,布局要避免盲目争夺资源、无序扩张。


1.1.2 推进分级诊疗

“强基层、实现分级诊疗”是本轮医改核心改革手段之一。自2015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意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组建县域医共体4028个。在75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中,符合标准的达到535个,占比71%。

相比过去的分级诊疗制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县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整合成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财、物、事”统一管理,形成“利益共同体”。

2020年,全国医共体牵头医院平均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4个,比2019年增加1.9项,试点地区基层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下降趋势整体逆转。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表示,通过试点建设,有效促进了患者回流和资源下沉,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分级诊疗成果逐渐显现。

为推动分级诊疗,与县域医共体同时推进的,还有省级医联体。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通过医联体执行分级诊疗。其中,以江苏、山东、浙江为首的几个优质医院丰富省份组建医联体数量最多。

在已开展各类分级诊疗的全国3万多家医疗机构中,两成机构参与至少2个医联体。

纵观各类分级诊疗模式在全国的分布及发展,均表现出合作类型多样化、辐射面广、联合模式下运营复杂等特点。药企需通过筛选合适自身的产品管线,协同专家进行各地实地调研与学术覆盖。

唯有真正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形成集管理、责任、服务、利益于一体的共同体,才能最终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从而真正覆盖基层市场。


1.1.3 增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公立医院终端市场的药品销售额是1.12万亿元,其中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为1695亿元,占比仅15%。

为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医保目标,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11月公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在5年内,让全国至少1000个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

“千县工程”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资源整合两方面,提出10项任务,重点提到了建设临床服务、急诊急救、资源共享、质量管理四个“五大中心”。

其中,覆盖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的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是“千县工程”的重中之重。

根据北京市医改办原主任韩晓芳此前的调查结果,大医院至少三成以上的患者都是得了慢病来定期开药的。再加上很多小病和常见病,保守分析,如果真正建立起分级诊疗,大医院的患者数量至少会分流一半。

事实上,县级医院要做到肿瘤的早期防治,避免更多的花费;县乡镇一体化的医疗管理体系可以做好慢病管理,常见病就能在基层得到治疗;手术的微创化,麻醉、以及因为新冠疫情增强的基层重症救治能力,都符合国家现阶段的需要。

可以预见,在县级医院不断做大做强的形势下,慢病药品一定会在基层市场找到机会。随着县级医疗机构的全面升级,未来将有更多优质药品以及手术器械可在基层使用。


1.1.4 基层市场扩容利好产业发展

从2022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到5月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多份文件不止一次明确要求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养老等问题。补齐基层人才短板的信号在全国打响。

2021年12月,国家财政部印发《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共计588.5亿元。这笔费用将用于提升中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之相关的是设备配置问题。

随后,多省份在落实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通过采购实现国产化替代

2022年,联影、明峰等多家国内设备企业集中登陆资本市场。此前,GE医疗、西门子和飞利浦等跨国企业垄断了中国大型医疗设备70%的市场份额,国产设备的比例不足10%。

与此同时,各大跨国企业都在中国注册公司,大部分产品在中国生产或组装,“GPS三巨头”现在基本都符合国产化要求。不过,大型医疗设备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高端人才密集、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征,对于企业的综合研发能力,技术经验有较高要求,一些差距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赶上。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国家多项政策的扶持下,今后5年,国产设备将迎来快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格局面临重塑




下期预告

下期将为您带来趋势洞察——《2022年中国医改政策趋势分析报告》(中篇)

智慧支持单位:健识局


最新新闻

我们使用cookies来分析和改善我们的服务,以对内容、广告和您的数字化体验进行提升和个性化。您使用我们网站的相关信息我们也会分享给我们的社交媒体、广告和分析合作伙伴。通过选择“全部接受”、关闭横幅说明或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点击查看 隐私政策
全部接受